GB∕T 40540-2021 航天器用导热硅脂规范

ID

14917A92951B44B6A065F486A7FE4650

文件大小(MB)

0.65

页数:

12

文件格式:

pdf

日期:

2021-9-24

购买:

购买或下载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犐犆犛49.025.99,犆犆犛犞13, " # $ % & ' ' ( ) *,犌犅/犜40540—2021,"#$%&'()*,犛狆犲犮犻犳犻犮犪狋犻狅狀犳狅狉狊犻犾犻犮狅狀犲犵狉犲犪狊犲狋犺犲狉犿犪犾犳犻犾犾犲狉狅犳狊狆犪犮犲犮狉犪犳狋,20210820+, 20220301-.,' ( + , - . / 0 1 2,' ( ) * 3 / 0 4 5 6 + ,前  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全国宇航技术及其应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25)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中国航天标准化研究所,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苗建印、李文君、任校志、王录、刘畅、李国广、米珉、吴琪、许冬彦、任驰、李航宇、,林海波、张兴超、周静怡、郑伟,Ⅰ,犌犅/犜40540—2021,航天器用导热硅脂规范,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航天器用导热硅脂的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和标志、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航天器用导热硅脂(以下简称导热硅脂)的检验、交收和使用,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269 润滑脂和石油脂锥入度测定法,GB/T8928 固体和半固体石油沥青密度测定法,GB/T34517 航天器用非金属材料真空出气评价方法,HG/T2502 5201硅脂,SH/T0324 润滑脂钢网分油测定法(静态法),3 术语和定义,GB/T269和GB/T34517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接触传热系数 狋犺犲狉犿犪犾犮狅狀狋犪犮狋犮狅狀犱狌犮狋犪狀犮犲犮狅犲犳犳犻犮犻犲狀狋,两接触面之间单位面积、单位温差、单位时间的传热量,单位为W/(m2K),3.2,可凝挥发物含量 犮狅犾犾犲犮狋犲犱狏狅犾犪狋犻犾犲犮狅狀犱犲狀狊犪犫犾犲犿犪狋犲狉犻犪犾犮狅狀狋犲狀狋;犆犞犆犕,材料取样在规定的温度和真空条件下,经过给定的温度和时间所收集的表面上可凝结的挥发物的,质量与样品的初始质量的比值,通常以百分比表示,注:可凝挥发物含量的英文缩写CVCM 为国内通用使用规则,3.3,总质量损失率 狋狅狋犪犾犿犪狊狊犾狅狊狊狉犪狋犲;犜犕犔,含有可凝挥发物的材料的取样,在规定的温度和真空条件下,给定的时间内损失的总质量与样品的,初始质量的比值,通常以百分比表示,注:总质量损失率的英文缩写TML 为国内通用使用规则,4 技术要求,4.1 组成,导热硅脂为有机硅材料化合物和氧化锌等无机填料的组合物,1,犌犅/犜40540—2021,4.2 性能,4.2.1 颜色和外观,导热硅脂一般为白色均质膏状物,无颗粒状物质及其他杂质,4.2.2 密度,导热硅脂的密度一般小于4.0×103kg/m3,4.2.3 锥入度,导热硅脂的锥入度为170(0.1mm)~250(0.1mm),4.2.4 分油量,导热硅脂的分油量不大于1.0%,4.2.5 可凝挥发物含量(犆犞犆犕),导热硅脂的CVCM 不大于0.1%,4.2.6 总质量损失率(犜犕犔),导热硅脂的TML 不大于1.0%,4.2.7 接触传热系数,按照附录A 的测量方法,导热硅脂接触传热系数应不小于2.0×104 W/(m2K),4.2.8 耐辐射性能,导热硅脂经过辐照试验后,接触传热系数应符合4.2.7的要求,4.2.9 耐冷热交变性能,导热硅脂经过热循环后,接触传热系数应符合4.2.7的要求,5 检验方法,5.1 颜色和外观,在导热硅脂不同位置选取三份少量样品,涂于洁净的玻璃片(或色泽均匀的金属片)上,目视观察,5.2 密度,按GB/T8928规定测定,5.3 锥入度,按GB/T269的规定测定,5.4 分油量,按SH/T0324的规定测定,2,犌犅/犜40540—2021,5.5 可凝挥发物含量(犆犞犆犕),按GB/T34517的规定测定,5.6 总质量损失率(犜犕犔),按GB/T34517的规定测定,5.7 接触传热系数,按附录A 的规定测定,5.8 耐辐射性能,辐照试验:辐照总剂量、剂量率依据任务书规定的技术条件执行,5.9 热循环试验,热循环试验:按照如下条件执行或者依据任务书规定的技术条件执行,鉴定级热循环试验条件为:,a) 压力:正常环境压力;,b) 高温:80 ℃或工作温度上限+15 ℃(容差:0 ℃~4 ℃);,c) 低温:-100 ℃或工作温度下限-15 ℃(容差:-4 ℃~0 ℃);,d) 平均升降温速率:3 ℃/min~5 ℃/min;,e) 高低温保持时间:4h或达到平衡温度;,f) 循环次数:25.5次,6 检验规则,6.1 检验分类,本文件规定的检验分为:,a) 鉴定检验;,b) 交收检验,6.2 检验条件,6.2.1 检验环境条件,除另有规定外,应在下列环境条件下进行检验:,a) 温度:15 ℃~35 ℃;,b) 相对湿度:不大于90%;,c) 气压:当地实验室大气压;,d) 照度:≥300lx,6.2.2 检验仪器及设备一般要求,检验用仪器及设备应满足如下要求:,a) 检验用仪器及设备应经计量部门检定合格,并在有效期内;,b) 检验用仪器及设备的量程和精度应满足产品测试要求;,3,犌犅/犜40540—2021,c) 被测参数的额定值(或设置量额定值)……

……